音樂詮釋文字---歌詞,就某層次而言,詮釋興起唱歌,像賽馬或拍賣商喊價的現場,當旋律越唱越高,力度就越強,節奏越緊湊,音樂也越來越令人激動。

到更深的層次,興起了猶太吟誦禱文與非裔美國傳道人狂喜似的吶喊,他們同樣增加音樂興奮程度。這些例子說明了向上帝求告與文字的詮釋正在同時進行,很難想像領唱唱了問句,會眾卻毫無反應;唱答的本質就是音樂,唱答形式就此崛起。獨唱與詩班、會眾依據不同性質彼此對話,藉著記憶、喜樂、悲傷、宣告等元素,強化會眾彼此的連結。這些元素,讓我們了解崇拜的內容。

討論音樂與崇拜群體的原因,是因為詩篇由音樂承載,並一直繼續與會眾產生關係。崇拜是詩篇湧出的土壤,詩篇之歌是為禮拜設計的宗教抒情歌曲。有些學者挑戰以上的說法,或想強調詩篇是一本指引和默想以它本身的方向和嚴謹的結構。然而此處的重點在於詩篇與音樂的關係:1.唱詩篇的會眾與領唱的音樂家總是在崇拜中使用詩篇,雖然他們也在祈禱或教導上用詩篇。2.音樂是群體的禱告和讚美的言語,是崇拜與詩篇的語言。

音樂承載並詮釋文字之外,音樂也塑造文字的內容;更精準地說,音樂塑造文字的來龍去脈。「以色列的讚美」(Israel’s Praise)一書指出崇拜中的人正在「創造世界」,不是指「崇拜中的文字和行動創造岩石、河流和礦物」,而是「從秩序、形狀、順序到模式,將已存在的混亂元素加以重整」,意味上帝主權在此,臨在此處。

照以上的順序來看,音樂是儀式的語言。音樂是抒情的,富想像力的,引起記憶。神職人員的角色則是「戲劇性的禮儀代理人」。若要討論創造與音樂,需要思考音樂家的角色---主唱者,歌唱者,詩人,這些是音樂的主要負責人。聖經裡提到與音樂有關最多的就是大衛,他是詩人,是主唱者,是教會音樂的基準。

教會體制通常對於音樂家與音樂創作感到緊張,因為他們不容易被掌控。會眾認得音樂與音樂家,勝過認識教會。以色列的讚美與上帝行動的事實最接近,真正的教會音樂家也在那裡。這就是為什麼真正的教會音樂家忠實地服事人,而非偶然在教會工作。

認為先知在屬靈上與祭司完全相反是常見的錯誤。舊約以色列的信仰不可能分成完全不同的「屬靈先知的信心」和「祭司儀式的宗教」。但教會時常分為祭司性與先知性---天主教神父與會眾認同聖殿的獻祭,他們強調獻祭給上帝。獻祭的方向是由人向上獻給上帝,如同禱告;然而基督教牧師與會眾則認同先知,強調上帝的話語從上向下傳給人。這種分法並不總是分得清清楚楚,人總是覺得以上兩者都能認同。會眾在兩者之間拉扯,音樂與音樂家也是如此。多數傾向祭司性的會眾認同利未記與音樂是當做獻給上帝的祭物。多數傾向先知性的基督徒則認同先知阿摩司的話以及「上帝如此說」,打碎了信仰系統的界線,音樂的界線也模糊了。

音樂家與教會唱的詩歌反抗兩極化的信仰,並認同詩篇作者。詩篇作者了解會眾渴望向上帝獻上祭物,如詩篇42:1「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他們也明白先知的哭喊,如詩篇68:1「願上帝興起,使他的仇敵四散,叫那恨他的人從他面前逃跑。」詩篇作者「提供祭司牧歌般的安慰,卻沒有忽略生活中先知對百姓在道德與公義的要求。他們以嚴厲的語氣講出上帝的審判,但沒有製造絕望。他們傳達信仰的美好,卻沒有引誘百姓懶惰或自大傲慢。」詩篇在聖經與教會的重要性獨一無二,因為詩篇反射以色列整體的信心,並且提供橋樑在易於譴責人的道德主義與輕易赦免人的聖禮主義之間。

詩篇作者有故事要說,欲詳細敘述,像唱敘事曲---唱出上帝拯救人的歌。他們與世人一同唱新歌,因為上帝成就不可思議的事(詩篇98篇)。新歌唱的是關於這位陌生國王的勝利,他不像世上其他的王,他將統治到永遠並看顧卑賤與受欺壓的人。慶祝此勝利的語言是百姓喜樂與讚美的詩歌。

用黑格爾「正-反-合」的辯證法繼續細分下去,回到舊約聖經---是很吸引人的。但舊約聖經有明確的主軸,不是黑格爾的方式。大衛是國王,也是祭司。先知之間以及對於聖殿的關係並不明確。若在撒母耳之下先知性的引導提供在聖殿中祭司性音樂組織的原形,祭司性與先知性就更難區分。大衛無法從祭司性的利未人區分出來,因為歷代志上25章他已被委任分派人在聖殿供職。先知無法從祭司分離出來。讚美、獻祭與宣揚上帝的話已融合一起、成為一體,如同祭司、先知與詩篇作者成為一體一樣。

從祭壇上的先知與聖餐桌上的祭司可以看到,傳道、牧師、神父、教區牧師...常常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音樂家則不會明顯看得出先知性或祭司性。試圖區分音樂家是先知性或祭司性並不可行,畢竟音樂家兩者都不是。與先知祭司不同,唱歌與領唱的人是先知祭司互補,彼此平衡。

以上探討的目的都是:舊約是唱歌的聖經。其實新約也是。基督徒在基督的光照下讀整個歷史,討論詩篇,會感受到詩篇蘊含基督徒與基督的關聯。新約聖經93次引用60處詩篇,其中引述福音中的耶穌次數比引用其他舊約聖經還多。

不僅詩篇經常在新約被提及,關於上帝的受膏者、君王與祭司的身分的詩篇更適用基督徒(例如詩篇2,18,20,21,72,110,132篇)。聖餐時引用的經文,把新約聖經與舊約連結起來。詩篇的中心就是以基督為中心,基督徒禱告時就在基督裡。馬丁路德說:「詩篇是一本寶貴與人人珍愛的書,它清楚預言基督的死與復活,描述上帝的國度與基督徒的本質,可視為一本小聖經。如果有人沒辦法讀整本聖經,詩篇可當做聖經的摘要。」 (全文完)

(取自 Te Deum— The Church and Music, Paul Westerrmeyer 著)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在音契青少兒童團,我們運用詩歌,教導孩童 神的道,且孩子們從小就有機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彼此學習、相互提攜,不僅有革命情感,更有深厚友誼,可一路從幼稚園、小學到走過青春風暴期,相信他們到老也不會偏離 神的道路!

多年前因前道生聖樂學院院長陳勗生牧師之引薦下,有幸認識音契青少兒童合唱團團長盧文萱老師,當時實在感佩一位這麼有才華的人,竟願意委身在兒童音樂事工上。爾後幾年陸續有一些機會短暫接觸兒童團的孩子,看著這一群孩子一年年長大,在舞台上的表現一次比一次亮眼,心中真是為這群孩子及老師向 神獻上感謝。2014年底,當時的我在學校的工作壓力真是達到高峰,盧老師竟在那時開口邀請我加入青少兒童團的服事團隊,對於這樣的邀約,我真的覺得 神在跟我開玩笑,當時心中想的都是「神啊!?覺得我還不夠忙嗎?偶爾去幫忙代課玩一玩就好!我要怎麼拒絕盧老師? 神啊!?找別人吧!??」,但 神讓我想起自己不久前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心中曾跟 神吶喊著:「與其處理這些無厘頭的事,要是能有音樂課上該有多好!」再加上實在感佩盧老師投入音契兒童團的用心,實在不忍拒絕她,除了「忙」,似乎也想不出其他理由,因此在跟 神求應證之後,2015年2月正式加入音契這個大家庭!至今雖才近四年,但在這過程中,是一連串不斷經歷 神的信實、慈愛和享受!

在青少兒童團小天使班的服事,真是非常奇妙的經歷,由於成員的組成除了年齡有時落差大,能力差異也不小,有些孩子已帶著一些音樂能力加入,有的孩子真是白紙一張,除了會張口唱自己會唱的歌之外,其他音樂能力是一片空白,因此在課程進行時,過去所學多層次教學的理論就得拿出來好好兒運用一番!面對孩子的個別差異,但最終又必須讓所有孩子一起愉悅的在舞台上展現所學,因此在課程進行中,必須為每個孩子依其能力設定應達成之學習目標,但又要提高每個孩子的參與感及成就感、避免比較或因重複練習帶來的枯躁感,要考慮的因素真是不少!因此,對我而言,每一堂課都是挑戰,也都是享受!特別是當發現自己所運用的方法能讓孩子很快學會時,看到他們挑戰成功的愉悅神情,真是快樂呀!

另外,令人動容的還有這群孩子的家長們,他們做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事,其中有一件讓我至今仍非常感恩的事!過去幾年,我們嘗試接納特殊生(音樂為其優勢能力者)參與小天使班的學習,當時我最擔心的是家長們提出質疑甚至是拒絕。但我發現,音契真是一個愛多而又多的大家庭,家長們不僅接納,甚至是願意出手協助,彼此體諒、幫扶,家長們點點滴滴的好行為讓團裡的孩子們都看在眼裡、學在心裡!孩子們對特殊生原有的不解、害怕、保持距離到接納,這真是不容易的過程,我相信是家長身教的影響以及 神在其中工作!

我常開玩笑說小天使班裡的孩子有好幾位是聽不太懂人話的頑皮小王子和恍神小公主,他們經常「畫錯重點」(永遠有比練習唱歌更重要的事要做),讓老師我經常哭笑不得!但每當想到他們站在舞台上認真歌唱的神情,真會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又有動力繼續奮鬥下去!小孩的歌聲真是 神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也許他們音高沒有很準、節奏不穩、經常小放炮、忘了唱、動作不確實??,但我確信他們的態度是認真的!今年適逢宗教改革500年紀念,感謝馬丁•路德當年倡議人人皆祭司,讓信徒可用自己的語言讀經、唱詩、親近 神。看到音契青少兒童團這群孩子願意放下玩樂,願意付出心力去練習,願意克服緊張站上舞台張口讚美,每一個都是小小祭司,用單純、真誠、動人的音樂帶領我們回轉像小孩,更加親近 神!

還記得暑期音契兒童夏令營的孩子們在演出前一天最後的練唱??

「請幫助我們天父,相信你在今天,你應許永遠不落空,我們真相信! 我們需要?天父,相信你在今天,你應許永遠不落空,我們真相信!」

一群可能還不清楚自己有多重要的孩子,認真唱出的歌聲,雖然歌詞字句實在很普通,卻深深打動我,眼淚不聽使喚的流下,是感動!是感恩!是感謝!

我相信還會有許多美事在小音契發生,祂也將繼續與音契同行!



結束了11/11-12「這空白的一天」在屏東與高雄的音樂佈道會後,音契一行約莫120人準備搭遊覽車至高鐵站回台北。通知遊覽車來接我們時,發現他們所提供的司機都說沒接這case,後來承認由於需求過多沒有調度好,才趕緊派了兩台來,但時間已經延誤許久,我們趕快請團員們迅速坐滿馬上開車。最後一台根本來不及趕到,我們只好街上攔車、急電5台計程車火速衝往高鐵站。無奈正逢交通尖峰時刻,行車速度緩慢,離所訂班次時間越來越近,大家在車上討論要怎麼衝刺比較快,在計程車上的人更急,想從哪裡走能省時。終於,離開車10分鐘時遊覽車陸續抵達高鐵站,大家腎上腺素啟動,此時有一台竟然門打不開,大家出不去,真是要命啊!最後上車的兩台小黃終於在最後幾分鐘,狼狽的拖著行李及一堆物品直奔站內,趕緊聯絡其他人,確認大家都上車後,跌坐在位置上,喘氣回神??

基督徒,不是信主後就一路平安沒有動盪,有時會遭遇更多問題,遇見更多苦難。既然生活沒有比別人好,那為何要信上帝呢?其實重點是,我們在經歷這些人生功課時,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是選擇相信上帝的帶領,與知道祂的安排是有獨特的美意?還是認為反正生命必定朽壞,就依照自己的想法過日子就好,精神寄託都是假象?

即便沒有信仰,上帝還是默默的等待、靜靜的看顧,直到我們開始尋找生命的答案,尋求心靈的平靜,因為我們期待有個終了,有個地方可以永久安歇。這生命的必然,就是如此奧妙,時間到了自然能理解。音契願意透過音樂,分享在信仰中的各種經歷,希望能在越來越多變的世界中,提供一種選擇,或許這就是您一生想追尋的目標,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不變的真理。

就像音契才剛經歷過的,原本不該發生的,就這樣發生了,但我們用什麼方式回應呢?在當中,同工一起同心馬上決定,團員充分配合,互相照顧,大家安全回家,而我們在危機中看見人情溫暖,再次體驗愛人的心。

音契敘事樂篇「這空白的一天」台北場即將於12/8-10於懷恩堂與台北神召會舉行。一生中,有時我們會想修正過去的錯誤,對記憶失望,希望能彌補過失,但是否也曾想過,這一切就是成就現在想法的累積,就是您一人的故事,而上帝正在親自為您撰寫最適合的劇本,那「真光」就在面前,等著您支取....



葛利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是最受歡迎的鋼琴協奏曲之一,音樂開始時充滿戲劇性,結局則令人激動不已。葛利格受到當代最偉大的鋼琴家李斯特的鼓勵創作此曲,它與皮爾金組曲同為葛利格最熱門的作品。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年輕的葛利格帶著剛完成不久的鋼琴協奏曲拜訪李斯特。盛名遠播的李斯特比葛利格年長三十多歲,他大可讓葛利格對他心生畏懼;如果李斯特不喜歡這首曲子,或給予負評,消息一傳出去,這首A小調鋼琴協奏曲勢必前途黯淡。

不過李斯特沒有這麼做。他歡迎葛利格到訪,並請葛利格彈奏自己的作品。葛利格慌了---這首精采的鋼琴協奏曲是他寫的,沒錯;但是他從來沒練過啊!他回答李斯特:「我彈不出來。」

李斯特面露令人放心的微笑,開玩笑說:「其實我也彈不出來。」接著他展現驚人的靈巧度,視奏(第一次看到陌生的樂譜就精準彈出)整首A小調鋼琴協奏曲,讓葛利格喜出望外。他一邊彈奏,一邊給予讚美與肯定的評論,並在重要的樂段點頭稱許。彈到精采之處,李斯特會大聲喊讚,並重複彈奏那幾句。音樂以大獲全勝的氣勢終了,李斯特把手稿還給葛利格,說道:「保持穩定!我可以肯定告訴你,你絕對有能力,不要讓別人嚇倒你!」

年輕的葛利格從來沒有忘記音樂大師李斯特給他的鼓勵,爾後當他廣受稱讚,他也不忘鼓勵年輕的作曲家。他後來寫道:「李斯特跟我說的那些話,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字裡行間彷彿有一種力量,連空氣都變得神聖。」

也許會見年輕的葛利格讓李斯特想起往事:十二歲的他在音樂會演奏,偉大的貝多芬就在觀眾席上。掌聲響起,貝多芬起身接近舞台,親吻李斯特的臉頰,誠摯祝福他。現在輪到他把祝福傳遞給比他年輕許多的作曲家。

你最近祝福過哪位年輕人?年輕人最需要肯定,聽年長與智者對他們說:「做得好!」「我真為你感到驕傲」或「你會成功的!」你對年輕人的鼓勵可以回應以色列人對先知以斯拉的話:「我們必幫助你,你當奮勉而行。」(以斯拉記10:4)

禱告:天父,有時候我太忙碌,忘記注意別人的需要。幫助我放慢腳步,花時間鼓勵我身邊的人。求?教導我如何為我身旁的年輕人禱告,當我有機會時提醒我好好鼓勵別人,讓我所說的話成為他們的祝福。

~選自Spiritual Moments with the Great Composers by Patrick Kavanaugh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圓山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殷長佑   總 編/音契行政中心
美編/建鴻印刷設計 電子報/音契行政中心

...............【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